WFU

2020年7月13日 星期一

「微課/微學習/微支持」+「混合式學習」課程的有感而發文


(閱讀前提醒:本文共有6500餘字,建議慎入,可以分段讀,或乾脆略過不讀)

這是一篇醞釀了兩個月,然後用半天寫完的有感而發文!

三門課程,兩篇有感而發文

因為疫情的關係,線上教學或是線上課程一時之間成了「顯學」。長期專注於數位學習的Wally老師開了三門關於線上學習的課程,我雖沒有「慧根」,但我很「會跟」,還好4月份有跟上這三門課程,對於我在線上教學的K(認知)、S(技能)、A(情意)均有很大的成長。


【課程一:虛擬教室同步教學】的有感而發文,我在課程結束後隔天就寫完(可以詳見:https://www.educator.tw/2020/04/elearning.html),但【課程二:微課/微學習/微支持】【課程三:混合式學習】的有感而發心得文,雖然腦袋裡一直有在構思,但卻遲遲未能動筆,表面的原因是「忙碌」,畢竟接近期末,要做的事情很多,但實際的原因是「猶豫」,一方面不知道自己的有感而發,會不會顯得膚淺,另一方面,也怕自己「又臭又長」的感想文,沒有什麼價值。當然還有另一個最重要是原因是「拖延」,也就是「懶」啦!但,該寫的總是要寫,所以,這篇有感而發文就這樣生出來了!不過,還是讓我偷懶一下,把兩個課程的感想文寫在一起。

這篇有感而發文,前面一大部分,是我個人過去的知識與經驗,我想用這一大段來凸顯Wally老師的課程帶給我的豐富收穫與成長。

我的「先備知識」與「起點行為」

因為長期擔任師資培育的工作,雖然數位教學不是我的專長,但在上Wally這三門同步課程之前,對於線上課程、數位課程、混成課程等,有一些初淺的認識與初步的經驗,或許不是最精準也不是最全面,但就是我的認識(先備知識)與經驗(起點行為)。(註:各標題後刮號內的描述,不是絕對的,例如「非自錄」,指的是多半為非教師自錄,但當然也有教師自錄的例子,依此類推)

1.     錄影帶教學(非遠距,同步,短時間,非自錄)

#我的認識
這是過去的教學現場,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輔助方法,在課堂上,運用教學相關錄影帶進行教學。這些錄影帶(後來才有VCDDVD)多半不是教師自錄的,而是「現成的」錄影帶,可能是教育局或教育部配發的,可能是學校購買的。

#我的經驗
在我僅有的一年國小教學經驗中,我擔任四年級的自然科任教師,同時教授四個班的自然課。在那個被稱為「實習老師」的一年中,要做的工作其實與一般正式老師無異,只是要進行一節課的全校性「教學觀摩」,校長、主任及其他老師會來觀課。在那個教室中裡的電視及錄影機設備都還不普及的年代,為了教學觀摩,我把全校唯一的一組電視與錄影機的推車組借來,並到自然科準備室找到「食物鏈」的相關影帶(那個單元講的就是食物鏈),在課堂中播放5-10分鐘的影帶來輔助我的教學。在那個全靠板書教學的年代,這樣的教學「看起來」已經很先進了。

2.     影片教學(遠距,非同步,長時間,自錄)

#我的認識
這一種影片教學,幾乎全部的課程時數皆使用「影片」來進行教學,而影片多為教師自錄的影片,老師在課程之前,先將教學內容錄製完畢,由學員在任何時間,利用觀賞錄影帶或電視節目的方式進行教學,過去的「空中大學」正是此種形式。

#我的經驗
我沒有「完整」的空中大學教學經驗,但曾應一位老師的邀請,錄過「空大」課程的某一個教學單元,與授課教師進行對談。對談有初步的腳本,作為教學的基礎架構,但不是照本宣科,在架構下進行教學討論,在討論中融入教學內容與重點。錄影的現場在某個國小的校長室(那位空大的老師本身是國小校長),我記憶中,當天錄影過程順利,很少NG

3.     數位學習E-learning(遠距,非同步,短時間,現成教材)

#我的認識
電腦在學校教學中的應用,隨著電腦及網路技術的發展,從過去的「CAI電腦輔助教學」,發展到後來「E-learning數位學習」,再到最近的「M-learning行動學習」。電腦豐富了教學互動的方法,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除了教學外,電腦及數位學習也會用來輔助教學的「評量」上,而且數位學習的一個重要的特性就是「立即性的評量回饋」,學生可以在回答問題後立即獲得回饋。

#我的經驗
在我讀碩士班時,有一門電腦輔助教學的課程,我用最簡單的程式,設計了一套簡單的CAI,我記得當時的教學內容是教小學生圖型的概念,現在想一想,這已經是25年以前的事情,在當時很時髦的東西,現在看起來,根本就是小兒科。後來,在師資培育的過程中,也看過及評審過不少的數位學習教材,這些教材,對於教學素材的多樣性,以及對於學習動機的提升,頗有助益。

4.     行動學習M-learning(多為遠距,多為非同步,短時間,網路資訊或教師自錄)

#我的認識
隨著網路的普及,以及行動載具(手機及平板電腦)的發展,讓學習不再只限制於教室,讓學習不再只受限於課本,讓學習不再只直接來自於教師,行動學習讓「處處是教室」,行動學習讓「刻刻可學習」。例如在校園中,使用行動載具掃描植物牌上的QRcode,連結該植物介紹的影片,自主學習植物的相關知識,或者運用載具在社區中進行鄉土教材的學習。

#我的經驗
在大學的課堂中,我比較常用的行動載具是手機,因為手機是大學生的生活必需品(跟陽光、空氣和水一樣重要,其實我自己也是如此)。手機一方面可以用來查詢網路資訊(例如在課堂中上「兒童文化館」的網站,觀看動態繪本),另一方面也可以結合IRS即時回饋系統,包括KahootUMU等,增加課堂的多元互動性。

5.     線上教學(遠距,同步,長時間,教師自授)

#我的認識
線上教學其實有同步與非同步之分,在這裡我談的主要是「同步遠距教學」,也就是Wally老師課程一的「虛擬教室同步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教師與學員在同一時間但各自在不同的地點,透過同一個線上教學平台,由教師進行教學。在疫情嚴重的今年,線上同步教學成了教學者與學習者的熱門話題,也帶來了許多的學習需求與焦慮。

#我的經驗
其實在92學年度第二學期(2004年上半年)我就有「同步遠距教學」的經驗,當年,學校為了達成遠距教學的KPI,必須至少有一門課進行遠距教學,我忘記是誰,又是用什麼樣的理由來說服當時完全沒有類似經驗的我,但我卻莫名其妙就答應了。當初上的課名是「教育概論」,同步上課的學校是南部的某所私立大學,他們的師培課程有相同的課。當年,我在學校上課,可以從畫面中同步看到對方學校的學生,對方學校的學生也可以同步看到我的簡報及我的人,只是不得不說,當時的視訊技術還不夠成熟,同步遠距的教學風氣還不盛行,所以其實教學效果不好(對方學校學生到課率最高的一次,是我親自到他們學校上課,我們學校學生遠距上課的那一次)。

6.     翻轉學習(非遠距+遠距,同步+非同步,短時間,自錄+非自錄)

#我的認識
這幾年,學校興起一股「翻轉學習」的風潮,課堂及教師的視角開始翻轉,轉為重視學生的學習,轉為重視學生課前的學習,特別是課前的「數位學習」。其實,翻轉最重要的精神是重視學生的學習,因此,運用數位素材只是翻轉學習的媒介之一,並非一定要利用數位素材才稱得上是翻轉學習。

#我的經驗
翻轉學習要翻轉的是過去完全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但不一定要翻轉為「完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因為,我個人始終認為課堂中師生是「互為主體」的(這或許與其他人的翻轉想法不同,但我的論述可見部落格中我之前寫的文)。老實說,翻轉在我的大學課堂中,多半並不是用數位教材的方式出現,例如我會請學生進行課本的課前預習,然後運用前面所提及的Kahoot,在課堂一開始進行預習結果的評量,此外,在課堂中,我會讓學生分組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意見,並分享自己的想法,也尊重別人的看法。

7.     線上課程(遠距,非同步,長時間或短時間皆有,教師自授)

#我的認識
這裡所謂的「線上課程」,指的是目前有許多老師針對一個課程主題,錄製一系列(數小時)的課程,並放置於線上課程平台,供學員線上學習。這其實類似前面所說的「影片教學」(空大),只是由於科技的進步,線上課程的內容更為多樣,可以用來進行線上課程學習的媒介與載具也越多元。

我個人觀察,在這段疫情期間,這類的課程,特別是企業講師所錄製的線上課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原因是因為線下實體課程及公開課程大量減少,企業講師轉而錄製線上課程。此外,線上課程也包括所謂的「微課」(或稱「微學習」),由教師錄製短而精的視頻(通常不超過10分鐘),提供學員隨時學習或短時間學習的需求。

#我的經驗
我沒有完整的線上課程錄製經驗,不過,我有在思考,如果要我選一個主題進行完整的系列線上課程錄製,別人會想我講怎樣的主題?我可以選怎樣的主題?我會選怎樣的主題?我能講怎樣的主題?其實,更根本的問題是:我為什麼要錄製線上課程?這些問題等我想清楚了再和大家分享。

8.     混成式學習(非遠距+遠距,同步+非同步,短時間+長時間,自錄+非自錄)

#我的認識
混成式學習或混成式課程(先說一下,Wally老師現在都將其稱為「混合式學習」),就我原先的認識(還沒上此課程之前),就是將線上課程與實體課程加以結合的一種課程設計模式。

#我的經驗
在上Wally的混合式學習課程之前,我曾聽也看過的是「混成式課程」,就像國家教育研究院的校長儲訓課程,便是以混成方式編成,這些準校長們的儲訓課程包括線上課程與實體課程等,我參與的是其中的實體課程,但大致瞭解整套混成式課程的架構。

9.     「無所不在地學習」U-Learning)(遠距,非同步,短時間,各種素材)

#我的認識
我對U-Learning的概念,主要來自於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的定義:「運用各種科技以支援各種學習活動,將科技本位學習發加以發揮至最高境界所建構的學習環境稱為無所不在學習(ubiquitous learning,簡稱U-learning)。無所不在學習配合各種通訊科技的支援,讓教學者與學習者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的教學與學習活動。學習過程不侷限在教室或特定地方,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地進行學習。無所不在學習強調以互動、泛在、無縫學習的架構,來連結、整合以及分享三類主要的學習資源:學習的合作夥伴、學習內容與學習服務,聚焦於如何在適當的時間,以適當方式提供適當的資訊給學習者。」
(資料來源: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這段定義中,最吸引我目光的是:「聚焦於如何在適當的時間,以適當方式提供適當的資訊給學習者。」這句話。(其實這段話與ATD對混合式學習的定義,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的經驗
關於這個課程的概念,我大致能瞭解,但完整的意涵與作法,我還處於理解中、消化中,以及思考中。


「就有的舊有」認知vs.「更新的更新」觀點

我用了很大的篇幅談我的「先備知識」與「起點行為」,若你有從頭到尾看完,我深感佩服與感謝,若你只是跳著看,那也要表達我的感謝。寫這些知識與行為,一方面想整理一下課前我對關課程概念的想法與經驗,另一方面,想作為課後的學習比較,以呈現自己的學習成果。

經過三次的課程,特別是在【課程二:微課/微學習/微支持】【課程三:混合式學習】之後,我反覆咀嚼了課程內容,企圖解析與比較我原本「就有」的「舊有」認知,和這次課程後所「更新」的「更新」觀點(第一個更是「一聲」,第二個更是「四聲」)。

本來想寫更多內容,但我個人認為課程的心得也好,課程後的有感而發文也罷,重要的原則是:不要爆課程的雷,不要將課程內容及過程(包括簡報)毫無保留的呈現。我覺得那不能算是心得,那頂多只能稱為「筆記」或「課程記錄」,但筆記與課程記錄,自己留存就好!

舊有的認知之一:線上教學、微課、混合式學習,重要的是「技術」
更新的觀點之一:重要的是「思維模式」,或者說是「教學設計的思維模式」

我的轉變:
Wally老師在46日的一篇臉書發文中曾提到:「這一輪同步系列的課程、我本來很慶幸他沒報名、後來也看到他去買了遠距教學的設備、想說他應該已經準備好可以做這件事情了、接著不久就看到他報名了。。。」,這段文字中的「他」就是我。老實說,我之所以會想上Wally老師的這三門線上同步教學的課程,一開始,的確是因為防疫的需求,我想要「提前部署」,強化自己的線上教學相關知能,毫無疑問的,一切都起因於「技術」上的需要,而我原本的想法是不管是線上教學、微課或是混合式學習,重要核心的就是「技術」。

然而,上完三堂課程之後,我的想法有了轉變,原來,重要的不是技術,或者說不只是技術,更重要的,其實是「思維模式」的改變,或精準的說,應該是「教學設計的思維模式」之改變。也就是說,如果你沒有改變及善用過去實體課程所慣用的思維模式,只是認為線上課程就一定要靠技術及器材取勝,而沒有整體的教學設計思維,也沒有站在自己原先線下課程的基礎之上來進行線上教學或微學習,那麼對你來說,線上教學或混合式學習,會是一種負擔與壓力,而不會是一種進步與成長。

舊有的認知之二:翻轉學習其實與過去的媒體或數位教學,以及課前預習有關
更新的觀點之二:翻轉學習就是混合式學習

我的轉變:
就像我在先備知識中所提到的,翻轉學習與數位學習有關,但課前不必然一定要運用數位媒體或素材,一般的課前預習也可以發揮翻轉學習的精神。在上Wally的混合式學習課程之前,我是這樣理解與認為的。

然而,上完課程之後,我發現原來「翻轉學習」本身就可以視為是一種混合式學習,或者反過來說,混合式學習就是符合翻轉學習精神的一種學習型態。混合式學習講求的是「最佳交付方式」,白話一點來說,就是「用最適合的方法來安排學習活動或內容」,這不就正是翻轉教育的精髓,考量學生的需求,安排最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與活動。

舊有的認知之三:重視「課堂」的「多元」教學方法(互動,教學成效),焦點在於「課程執行」
更新的觀點之三:重視「課程」的「混合」學習型態(轉化,應用成效),焦點在於「課程發展」

我的轉變:
我觀察許多坊間開設的教學相關課程,以及觀察身邊的講師對於教學成長的學習需求,發現主要以「課堂中」的教學技法或心法為主,也就是說,這些課程的主要內容在於教導課堂「中」的教學方法或應注意的理念與原則,課程焦點在於課程的「執行面」,而這些課程也的確提升了學員的教學知能,讓學員的教學方法更為「多元」,教學效果也能有所提升。

然而,在「混合式學習」課程之後,我發現這課程關注的是另一個層次,那就是混合式學習談的是「課程發展」,也可以說是「課程設計」的層面,強調的是整體課程的「混合編成」,而這樣的混合,重點在於希望能夠用最佳或最合適的方法來教不同的課程內容,這些方法是有線上課程、微學習、實體課程,或者是微支持所「混合」而成,目的在於幫助學員更容易的吸收並轉化學習內容,進而提供實際應用的成效。

舊有的認知之四:微學習與混合式學習還離我很遠
更新的觀點之四:所有的課程或項目都可以用(而且是應該用)混合式學習

我的轉變:
若不是因為今年的疫情關係,老實說,我不覺得進行線上同步教學、錄製微課、設計混合式學習的課程等,會是我需要面對的課題。儘管16年前我就有同步遠距教學的經驗,但也就只有那麼一次的經驗,對我來說,實體課程才是我教學的主軸,才是我教學的日常。雖然有前面那麼多的先備知識與起點行為,我依然覺得這些教學模式離我好遠,好遠。

然而,經過Wally老師這三門精彩的線上課程,特別是「混合式學習」的課程,我發現原來Wally老師前面兩門課,是為了鋪陳「混合式學習」課程,這系列課程的重點是為了推廣「混合式學習」,因為他認為混合式學習會是未來課程設計及學習模式的主流。在上完這系列課程之後,我完全認同這個理念,教學策略與方式不是唯一,而是要「權變」、要「適性」、要「混合」、要「轉化」,這些才是課程與教學設計的主軸

有感而發的結語

寫到這裡,查了一下「字數統計」,已經將近6000字,又是一篇期刊文章的字數。從下午寫到現在,一發不可收拾,但總是要作結尾。

最後的結語,來提一下上完這系列課程後,對我自己在教育領域的兩項啟示與應用:

啟示與應用之一:將「微支持」的作法應用於教師的專業發展

「微支持」的概念要比「微課」或「微學習」來得全面,不只是課程的學習,還包括「領路人」或「夥伴」的「陪伴」與「支持」,特別是在工作過程之中。在學校中,目前很重視以「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來協助「教師專業發展」,而社群「夥伴」彼此相互支持與成長(所謂「夥伴」,把字拆開來,就是「一人一半,成果很多」),而這樣的社群運作,可以融入「微支持」的作法,彼此進行「績效支持」,透過「非正式學習」的歷程,將彼此的隱性知識加以顯性化


啟示與應用之二:「混合式學習」概念可以成為新的翻轉學習模式

「翻轉學習」的概念值得被繼續推廣與落實,而「混合式學習」可以成為翻轉學習的教學模式,提醒教師在設計課程與教學時,要思考學生及課程內容,安排「最佳」(我個人更喜歡用「最適」)的教學活動與方法


最後的最後,我想用ATD對於「混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的定義作為這篇有感而發文的結尾。

ATD:「混合式學習是指將每個特定學習目標的最佳交付方法融入到學習和發展課程中。」